坐缸菩薩 肉身不壞 坐缸

江西老婦「坐缸」 肉身不壞成「菩薩」
大陸江西靈山有尊神像,香火鼎盛,特別的是,這尊被奉為菩薩祭拜的,是一名老婦人過世時,是由家人仿照僧人「坐缸」而成;所謂「坐缸」是指將遺體放入缸中密封,而這名老婦的肉身「坐缸」3年都沒腐爛,令人嘖嘖稱奇。 撩起頭飾,還能看到一條條的髮絲相當清晰,不是由於這尊神像製作精美,而是因為這是尊俗稱的「肉身菩薩」。
江西靈山有個靈山媽媽,香火鼎盛,是當地有名的肉身菩薩;但特別的是,這尊肉身菩薩生前不是出家人,只是名普通的老婦人。

結果老婦人的遺體整整3年都沒腐爛,現在被兒孫供起來,成了肉身菩薩,一拜拜了20年。
信眾 (2007.9.14):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。」 其實台灣也有肉身菩薩,台灣第一尊就是鼎鼎有名的慈航菩薩,而龍發堂的開山住持開缸後,也修成肉身菩薩;不過這2尊肉身菩薩都是出家人,但現在卻有位虔誠學佛的老人家「自修」修成正果,也在當地傳為佳話。

高雄縣龍發堂創辦人釋開豐遺言死後要以坐缸儀式,求得全身舍利,而且在舉行坐缸儀式之前,往生近百日期間,信眾對於許多神奇的靈異現象言之鑿鑿、活靈活現,讓人不禁想到究竟什麼是「坐缸」,又為何會成為所謂的「肉身菩薩」。
肉身不壞 坐缸 - 肉身不壞成 坐缸 菩薩
佛教徒對於遺體的處理有坐龕、坐缸、火葬、土葬4種,有法師認為,如果選擇以坐缸的方式來處理遺體,萬一技術處理有問題,也可能無法成為「肉身」,成敗並不全然取決於「願力、修持」。
「坐缸」其實主要目的應該是在於不鋪張,如果開缸後色身腐化,就以火化的方式再進行處理,如果沒有腐化則成為「肉身」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「肉身菩薩」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此因緣。有法師強調,不應該為了成就肉身不壞,而對遺體進行防腐劑的處理,如果注射防腐劑,就是一種欺騙信眾的行為。
台灣宗教學者鄭水萍曾經對媒體表示,「肉身不腐」在中國新疆、九華山,台灣汐止慈航堂與基隆慈安宮等處都有出現,由於僧侶長期茹素,加上修行靜坐,圓寂前還要禁食,因此將許多容易腐敗的物質都排除掉,比較不容易腐化,但外在環境如溼度也很重要,而且即使化成肉身,時間久了還是要貼上金箔來防止腐化。

想看更多請到:坐缸菩薩 肉身不壞 坐缸
以下也別錯過: